日饮亡何(典故)

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徙为吴相,辞行,种(袁盎侄)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地势低)湿,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日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汉·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载此事时,“毋何”作“亡何”,“亡”读wú,通“无”。

颜师古注:“无何,言更无余事。”

袁盎被任命为吴相时,吴王刘濞已骄横日久,因此袁种劝他用天天饮酒、其他的事概不过问的方法避祸。后把“日饮亡何”、“日饮无何”、“亡何饮”作为只饮酒、不问事的典故。

宋·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算从来、人生行乐,休更说、日饮亡何。快斟呵: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宋·戴复古《癖习》诗:“逢人共作亡何饮,拨见时观未见书。”

为您推荐

如坐针毡(针毡)(典故)

《晋书·愍怀太子遹传》:“舍人杜锡……每尽忠规劝太子修德进善,远于谗谤。太子怒,使人以针着锡常所坐毡中而刺之。” 《晋书·杜锡传》:“(锡)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

“如愿”之求(乞如愿)(典故)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庐陵欧明,从贾客,道经彭泽湖。每以舟中所有,多少投湖中,云:‘以为礼。’积数年。后复过,忽见湖中有大道,上多风尘。有数吏,乘车马来候明,云:‘是青洪君使要。 ’须臾达,见有府舍,门下吏卒,明甚怖。吏曰:‘..

孺子牛(典故)

《左传·哀公六年》:“冬十月(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丁卯(二十四日),立之(公元前四八九年六月,鲍牧、..

孺子贫(孺子才)(典故)

襦袴恩(典故)

《梁书·昭明太子传》:“昭明太子萧统每霖雨积雪,遣心腹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赈赐。又出主衣锦帛,多作襦裤,冬月以施贫冻。” 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在严冬时,制作棉衣拯救无衣贫民。后遂用为施恩于民之典。 ..

襦袴之歌(五袴歌)(典故)

《后汉书·廉范传》载:东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改变禁民夜作的旧制,“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注:音kù,同“袴”,长裤)。 ’” 廉范任蜀郡太守,废除禁民夜作的旧制,使百姓夜能工作,增加了..

汝南鸡(典故)

《乐府诗集》卷八十三《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题解引《晋太康地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 ” 《乐府诗集》中《鸡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