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孤(典故)

《尚书·周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旧题汉·孔安国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

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唐·孔颖达疏:“以孤副贰三公。”

周朝官制,称少师、少保、少傅为三孤。孤,是特的意思,言其卑于公,尊于卿。后因以“三孤”指称相应的职官。

唐·皮日休《九夏歌九篇》其九:“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为您推荐

三鼓夺关(典故)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第八:“宋狄青宣抚广西时,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宴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至..

三过其门而不人(典故)

《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指太平年代),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 《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

三何许水曹(典故)

《梁书·文学传下·何思澄传》:“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三何,指南朝梁何思澄、何逊、何子朗。 何思澄曾虚言,..

三顾(三顾草庐)(典故)

门无杂宾(典故)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览字孝连,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财从弟,以义让称。仕郡至功曹,守始平长。为人精微洁净,门无杂宾。 ” 丁览,志趣清高,落落寡合,从不随便结交朋友。后因以..

扪虱而言(典故)

《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家于魏郡。 ……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谒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 ” 桓温是东晋的重臣,名声赫赫,权倾一时,而王猛以未达的穷汉,竟扪虱与桓..

蒙袂辑屦(典故)

《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袂,衣袖。屦,鞋子。辑,敛。 所谓“蒙袂辑屦”,是说用袖子遮掩着脸面,脚上拖着鞋子。 后用以形容潦倒而羞愧的样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