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纩(典故)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

冕旒是皇冠前后悬垂的玉串,表示帝王不应苛察;黈纩是黄绵,悬于冠冕两侧耳旁,表示帝王不听无益之言。

东方朔曾以此说明:君子应举大德,赦小过,勿求全责备。后用为咏帝王修养明察之典。

唐·韩愈《苦寒》诗:“蹇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

为您推荐

冕旒纩(典故)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 冕旒是皇冠前后悬..

藐姑射神(典故)

《庄子·逍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 庄子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幻想的女神形象。..

妙处不传(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司马太傅问谢车骑(司马太傅,即晋司马道子。谢车骑,指谢玄):‘惠子其书五车(惠子,指战国思想家惠施),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 妙处,精微神妙之处;不传,不是语言..

妙语天下(典故)

妙手空空(典故)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引裴铏《传奇·聂隐娘》:“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 妙手空空儿是唐传奇中的一个剑侠,在被派去刺杀大官僚刘昌裔时,因刘亦有女侠聂隐娘保护,事先在..

面壁(典故)

《五灯会元》卷一“东土祖师”:“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 “面壁”本是佛教用语,原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后引申用指钻研功夫,称人造诣精深技艺纯熟叫做“面壁功深”。 “面壁”..

庙胜之术(典故)

《孙子·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在战争之前,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方案,预计战争胜负。如果计划周密,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如果计划不周,得胜的可能性就少,甚至遭到失败。后因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