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典故)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天,指赖以生存,必不可无的意思。

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后因以“民以食为天”形容民食的重要。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清·赵执信《刈麦二十韵》:“由来食为天,性命系升斗。”

为您推荐

名落孙山(典故)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孙山应试,中得最后一名,若名在孙山之外,当然未被录取。 后..

名山藏谤(名山业)(典故)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汉书·司马迁传》:“仆诚已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名下无虚士(名下士)(典故)

《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北史》序传:“薛道衡聘陈,作人日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南人嗤之。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

明镜不疲(典故)

民受其赐(典故)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对管仲不能..

明日黄花(典故)

唐·郑谷《十月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

明堂受图(典故)

《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注:南济人公王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武帝令仿其图作明堂。)。及五年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座,令高皇帝祠坐对之。” 《汉书·霍光传》:“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