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卷四十三南朝齐·孔德璋(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唐·李善注:“臧荣绪《晋书》曰:‘驺,六人。’”驺,音zōu。
古人把达官贵人出行时骑卒在前喝道称作“鸣驺”。
后世以“鸣驺”喻指贵官出行之威仪。
唐·长孙佐辅《闻韦附马使君迁拜台州》:“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 春秋时,孔悝为传扬其祖先之功勋,特将其功德刻于鼎上。 后遂用为垂..
《竹书纪年》卷二“帝尧陶唐氏”:“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景星,大星),凤凰在庭,朱草生(朱草,状如桑,枝叶皆丹,汁如血,朔望生落,周而复始),嘉禾秀(尧时嘉禾生七茎,连三十五穗),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联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唐·苏味道,官居相位,却处事圆滑。故时人号为“苏摸棱”或“摸棱宰相”。后因用为处事圆滑的典故。 宋·陆游《老健》诗:“不怪摸棱..
《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赵岐注:“摩突其顶,下至于踵。以利天下,己乐为之。” 摩:磨。 放:至,到。 从头顶至脚跟都摩伤。意谓墨子为推行兼爱,损伤身体,亦所不顾。后因以“摩顶放踵”用作为完成..
《史记·贾谊传》引《吊屈原赋》:“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汉·桑弘羊《盐铁论·殊路》:“今仲由、冉求无檀、柘之材,隋、和之璞,而强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砺铅刀,饰嫫母,画土人也。” 铅刀是古代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