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殁不临(典故)

《史记·吴起列传》:“起之为人也,猜忌人也。……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

……遂事曾子。

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战国时卫国左氏人吴起,外出求官,曾在曾子门下求学,母亲死后不奔丧。

因有违孝道,曾子遂断绝了与他的交往。后用为讽不孝之典。

唐·白居易《慈乌夜啼》:“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为您推荐

木奴千头(典故)

《王国志·吴书·三嗣主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几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木人歌舞(典故)

《列子·汤问》:“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

木人石心(典故)

唐·房玄龄等《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夏统有才思,善论辩,是个孝子,不肯出而为官。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太尉贾充,贾充为使夏统出来做官,想用声色打动他,于是出动了他..

木兰征戍女(典故)

木牛流马(典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在统兵攻打魏国时精思制造了机制的木牛和流马作为运粮工具,曹军得知后惊惧不已。后因以“木牛流马”用为歌颂诸葛亮发明创..

木雁(材与不材)(典故)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木石生怪(典故)

《国语》卷五《鲁语下》:“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魉。”三国吴·韦昭注“木石谓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音‘骚’,或作‘’,富阳有之,人面猴身,能言。或云‘独足’。魍魉,山精,效人声而迷惑人也。” 木石,山也。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