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食耳视(典故)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七十四《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舍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饮食之物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绿之,以为盘案之玩,岂非以目食者乎·”

作为一个词语概念,目本不能食,耳本不能看,说“目食耳视”是比喻人在行事时,把事情搞颠倒错乱了。

为您推荐

目无全牛(典故)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

沐猴而冠(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沐猴,..

目不窥园(典故)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汉董仲舒专心..

苜蓿盘(苜蓿长阑干)(典故)

墓木已拱(典故)

《左传·僖公三二年》:“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秦穆公不接受蹇叔的谏诤,坚持派秦将孟明、西乞、白乙领兵袭击郑国。 蹇叔哭着为三位将帅送行..

幕燕鼎鱼(典故)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幕燕:筑巢于帷幕上的燕子。 鼎鱼:游于炊器中的鱼。 后因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在极其危险的..

暮虢朝虞(典故)

《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公元前六五五年冬十二月一日,晋军一战而灭亡了虢国,虢公丑亡命逃到周的都城。当晋军凯旋回国时,就顺路驻扎在虞国,并且乘战胜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