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魏人)闻之,中道而反(通返),衣焦(干皱)不申(润而使衣服平整),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行,道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资)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
季梁以北辕适楚的故事为喻,说明不应恃强攻赵的道理:车驾向北而欲到楚地,马越好,资越多,御越善,就越离楚远;同样的道理,国越大,兵越精,攻越频,就越得不到诸侯的尊奉,离王位越远。
后从“北辕适楚”的故事逐步演化为“南辕北辙”,其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比喻做事情方法行动与要达到的目的适得其反,大方向搞错了,越是努力就越发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
唐·白居易《长庆集》三《新乐府·立部伎》诗:“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八回:“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什么和议可言·”
为您推荐
《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书经》上说,商..
唐·白居易《白氏六贴·梅·南枝》:“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梅南枝向阳,北枝受寒,故开有先后。后比喻苦乐殊异,或用以咏梅。
唐·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清·吴伟业..
《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赫赫南仲,狁于襄。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赫赫南仲,狁于夷。”
《诗·小雅·出车》篇中描述了周宣王大将南仲的功勋。
后遂用为咏颂将帅之典。
唐·钱起《送鲍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释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及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
《后汉书·方术传·王和平传》:“北海王和平,性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会和平病殁,邕因葬之东陶。
有书百余卷,药数囊,悉以送之。
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乃恨不取其宝书仙药焉。”
传说后汉北海王和..
《史记·淮阴侯列传》:“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
龙且军大半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