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碧王维(典故)

《新唐书·文艺中》:“王维字摩诘。……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

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声,赋诗悼痛。”

唐·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唐朝着名诗人王维,曾被安禄山任为给事中之职。

王维虽是被迫,但唐平叛之后,原拟追究其“从叛”的罪行。叛军大宴凝碧池时,王维曾赋诗一首,因诗中有怀念故国之情,方被赦免。

后因以“凝碧王维”喻被迫从贼之典。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二《秋夕访琵琶亭记》:“以妾观之,不特凝碧之王维,欠死之范质,为可罪哉!”

为您推荐

宁戚饭牛(典故)

《文选》卷十九成公绥《啸赋》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宁戚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至关门。宁戚饭牛,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又引《淮南子》曰:“宁戚欲干(干,求取)齐..

宁王玉笛(典故)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礼乐志》:“帝又好羯鼓,而宁王善吹横笛,达官大臣慕之,皆喜言音律。”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时新丰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锺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笛,上羯鼓,妃琵琶,……自旦至..

凝脂点漆(典故)

《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梁·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曰:“永和中,刘真长(刘恢)、谢仁祖(谢尚)共商略中朝人士,或曰:‘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又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粗..

宁馨儿(典故)

宁越之辜(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曰:‘鞭挞宁越(宁越,战国时人,因恶田间劳苦遂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了他不休息,别人就寝了他不就寝,十五年终于成才)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晋朝东海郡太守王..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典故)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牛后:指牛的屁股。鸡嘴虽小,却能自由地啄食啼鸣;牛屁股虽大,却常挨鞭挞。 后因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肯在小..

宁作我(典故)

《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桓公,指桓温。殷侯,指殷浩。周旋,应酬,打交道。殷浩不愿正面回答桓温提出的问题,只说自己不干涉别人,只是自我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