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曰:‘鞭挞宁越(宁越,战国时人,因恶田间劳苦遂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了他不休息,别人就寝了他不就寝,十五年终于成才)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晋朝东海郡太守王安期审问一个夜间行路而犯禁的人,那人说他因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时间晚了,才犯了禁。
王安期说:“责罚像宁越那样勤学苦读的人而树威名,是不在理的。”于是放了他。
后因以“宁越之辜”用为读书而获罪的典故。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幸容宁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
为您推荐
《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桓公,指桓温。殷侯,指殷浩。周旋,应酬,打交道。殷浩不愿正面回答桓温提出的问题,只说自己不干涉别人,只是自我打交道..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名叫宁俞,武子是谥号。
孔子指出,宁武子在国有道时,就能发挥智慧,积极努力去做事;在国无道之时,只得假作糊涂,..
《汉书·张汤传》:“上以汤怀诈而歁,使使八辈簿责汤。……遂自杀。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
”
张汤被三长史(朱买..
《史记·封禅书》:“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汉武帝十分迷信齐人少翁,相信他能请来天神,不料一年多也没有天神降临。少翁就用写过字的帛喂牛,又告诉武..
《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梁王揖同日立。……三十五年冬,复入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
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
六月中,病热,六日薨。”三国魏·张晏注..
《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东汉·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
牛迹,牛蹄印迹。
牛蹄印迹中只能储存极少量的雨水,故若养鱼是不可能的。
唐·李群玉《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