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絮(典故)

《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字处默,阳鄄城人。

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寻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着作如故,迁左卫将军。

“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瀚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晋吴隐之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与庶民百姓一样。为晋陵太守时,他的妻子常自负薪柴。

后迁官,虽居清显,冬天无被。有时浣衣,无所替换,便将棉絮披在身上。

后因以“披絮”咏为官清贫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二十五《寄鄿簟与蒲传正》:“倚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为您推荐

霹雳破柱(典故)

《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 三国魏夏侯玄字太初,是夏侯尚之子,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倚柱作书,雷雨大作,霹雳一声,击破..

劈面之哀(典故)

《后汉书·邓禹传》附邓训:“邓训,禹第六子也。……训虽宽中容众,而于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

霹雳手(典故)

《旧唐书·裴漼传》:“裴漼,绛州闻喜人也。世为着姓。父琰之,永徽(唐高宗年号,为公元650-655年)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美容仪,刺史李崇义初甚轻之。先是,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断之,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

霹雳弦(典故)

皮冠招虞人(典故)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 ’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 齐景公到沛地打猎,用弓作..

披裘负薪(披裘公、五月披裘)(典故)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吴延陵季子(即吴公子季札)游于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君,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君岂取金者乎·’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牧者曰:‘子乃皮..

皮里阳秋(典故)

《世说新语·赏誉》:“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原作“皮里春秋”,因避晋简文宣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