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典故)

《世说新语·赏誉》:“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原作“皮里春秋”,因避晋简文宣郑太后名“春”之讳,故以“阳”代“春”。孔子作《春秋》兴褒贬,褚外不多言,而内有褒贬,故称“皮里春秋”。后因用为内心臧否人物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太初日月(后汉夏侯玄,时人称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季野春秋。”

为您推荐

被褐怀玉(被褐怀珠)(典故)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褐:古代穷苦人穿的衣服。玉:比喻才德。身披粗布衣服,然而怀藏宝玉。 后因以“被褐怀玉”比喻处境贫苦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今天..

琵琶别抱(典故)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的是一个教坊弹琵琶的女子沦落天涯的悲惨人生。 她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名盛一时,“十三学得琵..

辟疆园(典故)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历游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

甓社湖珠(典故)

片言折狱(典故)

《论语·颜渊》:“子曰:‘片言(即半言,一两句话)可以折狱(折,断,判断;狱,诉讼之事。)者,其由(春秋时鲁国人,名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他是孔子的学生)也与!’子路无宿诺(宿诺,以前许下的诺言;无宿诺,意指急于践行诺言,不留时拖延)。”..

辟四门聪(典故)

《尚书·虞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旧题汉·孔安国传:“开辟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雍塞。” 帝舜曾开辟四门,接待四方贤士之上访,以广视听。后用为称美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典故)

《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之。’乃献之。” 匹夫:贫民百姓。 怀璧,身怀美玉,引申为拥有财宝。虞叔起初有玉不献,后意识到财多能招祸,因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