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四门聪(典故)

《尚书·虞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旧题汉·孔安国传:“开辟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雍塞。”

帝舜曾开辟四门,接待四方贤士之上访,以广视听。后用为称美帝王广开视听之典。

唐·孙逖《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应制》诗:“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门聪。”

为您推荐

牝鸡司晨(典故)

《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索,尽)。” 牝鸡司晨,指母鸡打鸣报晓。雄鸡报晓是为常理常态;而牝鸡司晨则是有悖常规的怪异现象,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故旧时常用以比喻女人当政乱国。 《新唐..

贫贱骄人(典故)

《史记·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注:子击,魏文侯之子;朝歌,殷都城),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

飘瓦(典故)

《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晋·郭象注:“飘落之瓦,虽复中人,人莫之怨者,由其无情。”唐·成玄英疏:“飘落之瓦,偶尔伤人,虽忮逆褊心之夫,终不怨恨,为瓦是无心之物。” 屋上之瓦,难免有落下之时,适逢..

漂母饭(典故)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典故)

《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都不存在了,毛还何以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和本质,将无法存..

平津馆(典故)

《汉书·公孙弘传》:“时上方兴功业,屡举贤良。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西汉时,朝廷征贤良文学,公孙弘对策选为第一。数年之间,他升任宰相,封平津侯。为了网罗人才,他专门..

平泉草木(典故)

唐·高骈《剧谈录》卷下“李相国宅”:“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 有虚槛,前引泉水萦回,穿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又见宋·王谠《唐语林》卷七。 此是描写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