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典故)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严光)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

七里滩又名七里濑、严陵濑、子陵滩,地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东汉隐士严光曾在此垂钓。后因用作咏隐逸之士的典故。

唐·吴融《自讽》:“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为您推荐

七擒七纵(七纵七擒)(典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后方,于蜀建兴三年平定南中(包括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等地),..

七人(典故)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者见世无道,就避世而归隐。 其次,见此地不好,就避到彼地。 再次,见人对他辞色不对,就不见那人。 又次,见人和他言语..

七步师旋(典故)

《尚书·周书·牧誓》:“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据传说,周武王伐纣时写了一篇誓词叫..

七十人(典故)

七碗茶(典故)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卢仝号),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年辨材(七年而后知)(典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

七夕乞巧(典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即黄铜。鍮tōu)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小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民间习俗中,七月七日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