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师旋(典故)

《尚书·周书·牧誓》:“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据传说,周武王伐纣时写了一篇誓词叫《牧誓》。

其中要求士兵作战时每前进七步,即要整顿一次队伍,每个战士要如熊如罴,英勇奋战。后因用作咏熊罴之典。

唐·李峤《熊》:“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

为您推荐

七碗茶(典故)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卢仝号),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年辨材(七年而后知)(典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

七夕乞巧(典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即黄铜。鍮tōu)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小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民间习俗中,七月七日夜妇..

七襄(典故)

七叶贵(典故)

《汉书·金日磾传赞》:“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着,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汉朝外族人金日磾(音mītī),在汉武帝朝历任高官要职,他很会处事,能得到皇帝的欢心,七世子孙皆为近臣..

七叶蓂荚(典故)

汉·班固《白虎通议》卷三《封禅》:“王者……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蓂荚,树名也,月一日生一荚,十五日毕;至十六日去荚,故荚阶生似日月也。” 《艺文类聚》卷四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蓂荚)每月朔生一荚,月半..

七月诗(典故)

《诗经·豳风·七月·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七月》是《诗经》中反映农奴生活的诗篇。但诗前小序却说它是“致王业之艰难”。 唐·杜牧《即事》:“因思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