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典故)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诸侯称同姓大臣,均可称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周王派大夫詹桓伯到晋国责难说:“朕的领土对于伯父而言,就像衣服有帽子,树木有根源,人民有谋主,假如伯父毁掉帽子,拔掉根源,放弃谋主,就连戎狄也不会把我这个天子看在眼中吧!”后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指忘其根本,又喻不支持朝廷。

《后汉书·逸民列传》:“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为您推荐

裂土分茅(分茅裂土、分茅胙土)(典故)

《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疏引蔡邕《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古代王者以五色土分封诸侯。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

裂缯笑(典故)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 夏桀昏庸无道,残害忠良,宠信奸佞,裂缯奢汰只不过为博女色之一笑,众叛亲离,岂得不亡· 夏桀昏庸无道,贪恋女色。他为博妹喜一笑,竟专为发缯使裂..

邻女詈人(典故)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

邻父之疑(典故)

邻笛(山阴笛)(典故)

晋·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邻凶不杵(典故)

《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东汉·郑玄注:“助哀也。相,谓送杵声。” 据《礼记》所载,中国古时邻居有丧事,舂谷之时便停止唱号子,以表示致哀而不相扰之意。 后用为咏邻里和睦之典。 唐·李贺《..

林残鱼殚(典故)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这段话说的是:楚王丢失了猴子,就不惜糟蹋林木去寻找;宋君丢失了珍珠,就屠尽池鱼去觅求。 后以“林残鱼殚”比喻恣肆暴虐的行为或遭受株连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