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茔(龙骧墓)(典故)

《晋书·王浚传》:“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葬柏谷山,大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

西晋龙骧将军王濬死后,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为其大修坟茔。后用为咏将军死后受哀荣之典。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唐·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为您推荐

龙文鞭影(典故)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七:“阿难问佛云:‘外道以何所证,而言得入·’佛曰:‘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 此意原指,世间良善,因受某种利欲的驱使,如良马见鞭影而行,而堕入外道。后因泛指以督促而造就人才。明·萧良..

龙阳泣鱼(前鱼)(典故)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

龙性谁能驯(龙性)(典故)

《宋书·颜延之传》:“出为永嘉太守,延之甚怨愤。乃作《五君咏》,……” 《五君咏》:(咏嵇康):“翮有时锻,龙性谁能驯·”后常以喻像龙的崛强难驯的性格,或用以喻帝心难测之典。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七《天育骠骑..

龙渊太阿(典故)

龙智(典故)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知,音智。 ” 魏献子,即魏舒,晋臣。蔡墨,人名,晋大夫..

龙智经醢(龙醢为)(典故)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 夏后嘉之。……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 扰龙,驯服龙。孔甲,夏少康九..

聋丞与醉尉(典故)

《汉书·黄霸传》:“许丞老,病聋,督邮(郡守的副佐官员)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史记·李将军传》:“(广)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