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中人(典故)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者再,子胥乃出芦而应。”

伍子胥逃离楚国时,在十分危急的情势下,幸亏有一渔父把他渡过江。渔父知其为逃亡之人,回家为他去取饭食,子胥恐有诈,故藏匿于深苇之中。渔父取饭食回来,不见其人,意想必藏于芦中,故呼“芦中人”。后因用为逃亡藏匿者之典。

清·薛旦《芦中人》一剧,即演此事。

为您推荐

芦中托渡(典故)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

芦衣(典故)

《太平御览》卷八百十九引《孝子传》:“闵了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其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 ” 闵子骞幼时,常受后母虐待。 后母为他做棉衣,里面絮的不是..

鲁褒论(典故)

《晋书·隐逸传·鲁褒传》:“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着《钱神论》以刺之……盖疾时者共传其文。褒不仕,莫知其所终。 ” 晋人鲁褒有感世风日下,金钱万能,愤..

鲁壁书(鲁室)(典故)

鲁褒钱神(典故)

《晋书·隐逸·鲁褒传》:“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着《钱神论》以刺之。” 晋鲁褒,南阳人。因忿当时世风败坏,官吏贪婪,归隐着《钱神论》以讽刺金钱万能,世风..

鲁伯禽(典故)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

卢郎妻怨(典故)

宋·钱易《南部新书》:“卢家有子弟,年暮而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婚之后,微存嫌色。卢因请诗以述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檀郎年纪大,不怨檀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 唐朝时候,有一姓卢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