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也无(典故)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借一个渔人无意中发现世外桃源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结尾叙渔人再访桃花源时,迷不得路。

后遂用为咏迷路不可再寻觅之典。

清·严遂成《桃花》:“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

为您推荐

戮力同心(同心戮力、戮力齐心)(典故)

《国语·齐语》:“与诸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 戮力:并力。后因以“戮力同心”形容齐心协力。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术传》:“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冀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

鹿帻委地(典故)

《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长吏窦轨见之,遗以衣服、鹿帻、麂靴,逼属乡正。(朱)委之地,不肯服。更结庐山中,夏则羸(音luǒ,赤身露体),冬缉木皮叶自蔽,赠遗无所受。” 帻,..

露筋女(典故)

《高邮州志》载:唐代传说,高邮一女郎与嫂避乱,日暮行于荒郊,其嫂投农舍乞宿,而女郎为保贞节,露坐草丛中,不堪秋蚊叮咬,血竭筋露而死。 后人哀而为之立祠,号露筋女。又见宋·米芾《露筋庙碑》。 后以“露筋女”事喻蚊害之烈,..

露台不为(典故)

戮仆(典故)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其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 春秋时,晋侯之弟扬干在鸡泽会盟时,带兵无方,乱了兵车之军容行阵,时魏绛为中军司马杀了扬干的御车夫,表示对他的惩做。后因用为严肃法纪的典故。 唐·韩愈..

驴唇马嘴(典故)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韶州云门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董,到处逞驴唇马嘴。” “驴唇马嘴”,各不相关,故常以比喻事不相干,或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俗作“驴唇不对马嘴”又作“驴..

驴鸣送葬(典故)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王粲字仲宣,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先投刘表,不被重用,后归附曹操。魏晋时,许多名士喜欢模仿驴叫,认为驴的叫声有音乐感,竞相延习,不以为粗俗)。既葬,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