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典故)

《宋史·晏敦复传》:“晏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时秦桧方力赞屈己之说,外议群起,……勾龙如渊说桧,宜择人为台官,使击去异论,则事遂矣。于是如渊、施廷臣、莫将皆据要地,人皆骇愕。

”晏敦复同尚书张焘上疏,揭露这种杜绝言路、结党营私、实行屈辱求和的卖国政策,并敦促宋高宗“杜群枉门,力为自治自强之策。”“既又与焘等同班入对,争之。桧使所亲谕敦复曰:‘公能曲从,两地旦夕可至。’敦复曰:‘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至老愈辣,请勿言。’桧卒不能屈。”

南宋时,宰相秦桧主张屈辱妥协,与金人议和。

为了排斥打击主战派,又杜绝言路,提拔同党。一时朝臣惧怕,噤若寒蝉。

晏敦复却力主抗金,论驳议事,不避权奸。秦桧使亲信去软化晏敦复,敦复置个人安危不顾,并以“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表示自己不可折服。

后因用以比喻老年人经验丰富难以对付。

《幼学琼林》卷四“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为您推荐

交朋成龙(典故)

《世说新语·德行》梁·刘峻注:《魏略》曰:“灵帝时,(华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 东汉时,华歆、管宁、邴原俱有才学,时称其三人为一龙。用为结交佳友、相得益彰之典..

浇瓜之惠(灌瓜)(典故)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音yǔ,懒惰)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

绛纱子弟(韦母授业、绛纱授业)(典故)

《晋书·列女·韦逞母宋氏》:“韦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也,家世以儒学称。……及长,授以《周官》音义。……逞时年小,宋氏昼则樵采,夜则教逞……逞遂学成名立,仕苻坚为太常。坚尝幸其太学,问博士经典,……时博士卢壶(kǔn)对曰:‘..

胶柱鼓瑟(典故)

郊寒岛瘦(岛瘦郊寒)(典故)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郊:唐诗人孟郊。岛:唐诗人贾岛。寒、瘦系指孟郊贾岛二人诗的意境简啬孤峭,不够开朗。这是苏轼对孟郊贾岛诗的艺术风格的评价。 后用此语指清峭瘦硬的诗风。 明·李维祯..

椒花颂(颂春椒、颂椒)(典故)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刘臻妻陈氏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辩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圣容映之,永寿于万。’” 晋女陈氏,聪慧能文,曾于正旦献给皇帝《椒花颂》,歌颂新年升平景象。后遂用为新年贺词..

椒兰妒忌(典故)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又欲充夫佩帐。” 楚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用椒、兰分别代指楚大夫子椒和楚怀王弟司马子兰二人,他们妒忌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