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仙(典故)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李白潇洒疏狂,高逸豪放,极喜饮酒又极善饮酒,故杜甫诗称之为“酒中仙”。后因以“酒中仙”、“酒仙”代称李白。

元·马致远[中吕·喜春来]《书》:“蛮书写毕动君颜,酒中仙,一恁醉长安。”

为您推荐

救晋饥(典故)

《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春秋时,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天灾,缺粮饥荒,向秦国求助,秦国运粮救..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典故)

元·郑德辉《梅香》二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索多虑。 ”浮屠:佛教名词,梵文Buddha(佛陀)的旧译,也有人把佛塔误译作浮屠,这里指浮塔。救他人一条性命,胜过为寺院建造一幢七层高的宝塔。形容救人功德无量。 明·无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下身子以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因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竭尽全力去效劳,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止..

澳梁会(典故)

救灾恤邻(典故)

《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荐,数,重,一再;荐饥,禾麦连年不收),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公孙枝,字子桑,为秦大夫。秦伯,即秦穆公):‘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叛离);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

橘化为枳(橘枳淮分)(典故)

《周礼·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

娵隅跃清池(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降为桓公(东晋大司马桓温)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东晋大司马桓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