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脯祭诗(典故)

唐·冯贽《云仙杂记》四引《金门岁节》载:贾岛岁除,取一年所得诗,祭以酒脯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又见《唐才子传》

中唐诗人贾岛,穷愁潦倒,作诗以苦吟闻名。他注重锤炼字句,追求平淡的意境,盖意在矫正当时的浮艳诗风。

贾岛异常珍惜自己的诗作,据说每年除夕,必将一年所作之诗歌,置于几案上,以酒肉为祭,焚香再拜,口诵祝词,祭毕痛饮,长歌而度岁。后因以为良苦用心珍惜诗作的典故。

宋·戴复古《壬寅除夜》诗:“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

为您推荐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典故)

元·郑德辉《梅香》二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索多虑。 ”浮屠:佛教名词,梵文Buddha(佛陀)的旧译,也有人把佛塔误译作浮屠,这里指浮塔。救他人一条性命,胜过为寺院建造一幢七层高的宝塔。形容救人功德无量。 明·无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下身子以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因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竭尽全力去效劳,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止..

澳梁会(典故)

《榖梁传·襄公十六年》:“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柏、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湨(音jú)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救灾恤邻(典故)

橘化为枳(橘枳淮分)(典故)

《周礼·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

娵隅跃清池(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降为桓公(东晋大司马桓温)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东晋大司马桓温的..

救蚁(董昭救蚁)(典故)

《太平御览》卷四七九引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富阳董昭之,尝乘舡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甚迫遽。昭之曰:‘此畏死也。’便以绳系此芦,着舡头。蚁缘绳出。 中夜,梦一乌衣人从百许人来,谢云:‘仆不慎堕江,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