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梧(典故)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枝策,即策杖),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同智)几乎。”晋·郭象注:“夫三子者,皆欲辩非己所明者以明之,故知尽虑穷,形劳神倦,或枝策假寐,或据梧而暝。”

据梧,是指身体困倦,依梧树而暂憩。后因以“据梧”用为倚梧而休息的典故。

南朝梁·任昉《知己赋》:“时坐睡而悬梁,裁(才,仅)据梧而锥股。”宋·苏辙《和刘贡父》诗:“野阔时闻籁,人闲归据梧。”

为您推荐

踞炉炭上(典故)

《晋书·宣帝纪》:“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着炉炭上邪!’” 三国时,曹操为汉丞相,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又先后削平了北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中国,但南方吴、蜀两国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政..

踞床洗(典故)

《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郦食其)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踞,音jù,臀着地,足前伸的坐姿。古人认为踞而见客是不礼貌的行为。后因以踞床洗,用为对客不礼貌之典。 ..

捐馆(典故)

《战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王曰:‘……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宋·鲍彪注:“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古语有“捐馆舍”语作..

屦及剑及(典故)

捐金沉珠(典故)

汉·陆贾《新语·术事》:“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 舜把黄金抛到山中,把珠玉抛到河湖中去,是为了杜绝贪财爱宝的庸俗贪欲。后以“捐金沉珠”用为不贪爱财..

屦贱踊贵(典故)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又“公笑曰(公,齐景公):‘子(晏婴)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而..

决浮云(典故)

《庄子·说剑》:“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 庄周在《说剑》一篇中,曾谈到他对赵惠文王说,天子之剑,十分厉害,它可以“上决(切断)浮云,下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