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伤时(典故)

《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

古人认为“凤凰现”、“河出图”是天下祥瑞的象征。

孔子因吉兆不见,己道不行而伤感时代不合。在衰败的世道中,又听说麟竟出现而被获,这更增加了他的惆怅与悲哀。

唐·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诗:“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为您推荐

孔觊辞米(典故)

《南史·孔觊传》:“觊字思远,少骨鲠有风力(风骨气节),以是非为己任。……觊后为司徒左长史,弟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斛米饷之。觊呼吏谓之曰:‘我在彼三载..

孔悝铭(典故)

《礼记·祭统》:“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太庙。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官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解..

孔家禽(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与杨家小孩戏言“杨梅”是杨家果。..

孔融修刺(膺门得孔融)(典故)

孔武有力(典故)

《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孔:甚、很。武:勇武、勇敢。 后因以“孔武有力”形容十分威武而有力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孜渐长,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郭沫若..

孔伋缊袍(典故)

汉·刘向《说苑》卷四《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 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住在卫国,生活很贫寒,穿的旧袍子..

孔璋檄书(典故)

《三国志·王粲传》附《陈琳》:“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