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为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曰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
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
申包胥为求秦国出兵援救楚国,在秦庭不吃不喝,昼夜哭泣七天,秦乃发兵。后以“哭秦庭”的典故,比喻爱国志士排忧解难的报国胸襟。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诗:“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唐·胡曾《秦庭》诗:“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为您推荐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密令中官潜移葬之于他所。妃之初瘗(yì音义),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
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此事又见《新唐书·后妃传》。
元·王伯成《天宝遗事..
《晋书·刘惔传》:“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累迁丹阳尹。……年三十六,卒官。孙绰为之诔云:‘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时人以为名言。
后绰尝诣褚裒,言及惔,流涕曰:‘可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裒大怒曰:‘真长..
《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春秋时,鲁国发生政变,公子遂杀死太子恶和他同母弟公子视,拥立鲁宣公为新君。鲁文公(公子遂的父亲)..
《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取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晋王戎幼时极为聪敏。
有一次和群儿玩耍,看见道旁有株李子树结满了..
《后汉书·耿秉传》:“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匈奴闻..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表现出牺牲自身造福于后世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