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暮(典故)

《后汉书·廉范传》:“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

平生无襦今五绔(绔,音kù,同袴、裤)。

’”

东汉人廉范调任蜀郡太守,注意加强教化,使民风日趋淳朴。又旧制为防火灾,禁止百姓夜间点火做工。

范到任后彻消禁令,使民储水,严加防范。百姓称便,因作歌称颂他。

“来暮”,即来迟之意,意思是说如果早来几年,不是会更多地享受治理教化的恩惠吗!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的典故。

唐·白居易《张平叔可京兆少尹知府事制》:“前后历掾邑,宰郡守,而去思来暮之谣,继闻于人听焉。”

为您推荐

兰亭会(典故)

《晋书·王羲之传》:“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春,晋代文学家、大书法家王羲之等,在会稽山阴兰..

兰心蕙质(蕙心纨质)另含冰雪心、柏霜操(典故)

南朝宋·鲍照(明远)《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文选》卷十一) 鲍照赋原作“蕙心纨质”,《幼学琼林》卷二注引作“兰心蕙质”。兰蕙同类,馨香淡雅:纨素兼名,质地洁白。故..

兰亭王谢(典故)

《晋书·王羲之传》:“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同谢安等同志之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宴..

《兰亭》不肯昭陵住(典故)

兰亭修禊(典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芝溺(典故)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古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之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更焦仲卿妻刘氏(兰芝)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 汉末小吏焦仲卿妻刘..

婪尾(婪尾酒)(典故)

唐·苏鹗《苏氏演义·下》:“今人以酒巡匝为婪尾……婪,贪也,谓处于座末,得酒为贪婪。” 唐代亲朋欢聚宴饮时有个习惯,同杯(大杯)酒巡桌而饮,酒巡至末座称婪尾。末座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巡到末座的酒称为婪尾酒,亦称蓝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