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释皎然《诗式·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
五言诗的起源,各有不同说法。
推其源,当在周,流行在汉。
有人说李陵、苏武是最早写五言诗的着名诗人。
后因用为五言诗兴起之典。
唐·李瀚《蒙求》:“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匈奴数岁无所得。..
宋·周密《武林旧事》所录宋官在杂剧段数中,有《李勉负心》一剧,已佚。 《寒山堂曲谱》,录戏文《风流李勉三负心》,但全剧已佚,仅存残曲六支。另据《鬼簿录》记载,关汉卿曾作杂剧《风流郎君三负心》,或即写此故事。 据残曲..
《新唐书·高宗纪》:“永徽六年,立宸妃武氏为皇后。显庆元年,废皇太子忠为梁王,立代王弘为皇太子。五年,废梁王忠为庶人。 麟德元年,杀庶人忠。上元二年,天后杀皇太子,立雍王贤为皇太子。 永隆元年,废皇太子为庶人。永淳元年..
《史记·韩非列传》:“(韩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人或传其(韩非)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晋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见二白鹤语于桥下,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于是飞去。” 传说晋代曾有人见二只白鹤在桥下议论天寒后飞走。后以“鹤归”、“天寒白鹤归”作咏桥之典。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