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威绢(问绢)(典故)

《晋书·胡威传》:“质(胡威父胡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大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

晋人胡威品行颇佳。其父胡质任荆州刺史,他去看望父亲,返回的时候,父亲给他一匹绢,他问父亲为官清廉,怎么会有这种绢·父亲告诉他说,是自己奉禄之余买的,为的是给他卖了买粮,他才收下。

后又转赠父亲手下的督都。后因以“胡威绢”用为指称官吏廉洁的典故。

唐·李商隐《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干·”杜甫《送窦九归成都》诗:“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

为您推荐

壶中天地(壶中日月)(典故)

南朝·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后与老翁“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此传说史籍多有记载,但其说..

壶公(典故)

《后汉书·费长房传》:“长房曾为市掾(掾,音yuàn,市掾即管理市场的政府属员)。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因向学道。” 相传东汉时的费长房做过管理市场的小吏。 一次他在市..

鹄鼎(典故)

《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帝乃绛观,下逢伊挚。”注引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修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 缘,借助。 鹄,天鹅。 夏..

胡质矫(典故)

鹄亭鬼(典故)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及婢一人,名致富……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因即留止。致富暴得..

鹄已去(典故)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林补:“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词,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自伤杀也。鹄,毛物..

猢狲入布袋(典故)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 猢狲本有野性,无拘无束,一旦钻入口袋之中,便不得自由。 学人归堂,亦犹猢狲入布袋受到约束。后因用以比喻落入圈套,行动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