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亭鬼(典故)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及婢一人,名致富……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

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立抽刀刺胁下,一创立死。

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着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

’掘之果然。敞乃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

东汉何敞为交州刺史,到下县巡查,暮宿苍梧郡高安县鹄奔亭。

夜半,有一女子在楼下大声呼冤,自诉于前年四月十日,偕一婢来此亭宿,被亭长龚寿贪色谋财而杀死,并言自身服装特征及所埋之处。何敞根据诉情,立刻派人将犯人捉拿归案。经审讯,俱属事实,乃将龚寿正法。

此冤案始得昭雪。

后因以“鹄亭”为诉冤或平冤的典故。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梧丘之魂,不愧于沈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

为您推荐

猢狲入布袋(典故)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 猢狲本有野性,无拘无束,一旦钻入口袋之中,便不得自由。 学人归堂,亦犹猢狲入布袋受到约束。后因用以比喻落入圈套,行动受到..

胡昭投簪(典故)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附《胡昭传》:“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昭乃转居陆浑山..

湖海豪士(典故)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陈登字元龙,东汉末年,很有才名,颇受刘备赏识。许汜身为国士,却计较小节,诽谤陈登有江湖豪气。后因用为咏江..

瑚琏材(典故)

鹘入鸦群(典故)

《北史》卷五十一《齐宗室诸王传上·高思宗传》附《高思好传》:“思宗弟思好,本浩氏子也。思宗养以为弟,遇之甚薄。少以骑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为左卫大将军。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讨蠕蠕,文宣悦其骁勇,谓曰:‘尔击贼如鹘入鸦群..

湖海豪气(典故)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三国时,广陵知名人士陈登字元龙,有大略,忠亮高爽,少有扶世济民之志。惜年三十九故去。 后来许汜在荆州牧刘表处,曾当着刘备的面批评陈登有江湖粗豪..

虎变(典故)

《周易·草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唐·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周易》中有“大人虎变”之语,形容虎身花纹斑驳多彩。后以“虎变”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