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反衣(典故)

《汉书·匡衡传》:“长安令杨兴说(乐陵侯史)高曰:‘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

狐白,是狐掖下之皮,其色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是为珍品。反穿狐白之裘是稀世珍宝被误用。

后常用指有才不见用之意。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七《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

为您推荐

虎卧庭前(虎侍御)(典故)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慧永》:“释慧永,姓鄱,河内人也。年十二出家,伏事沙门竺昙现为师,后又伏膺道安法师……行经浔阳,郡人陶范苦相要留,于是且停庐山之西林寺……又别立一茅室于岭上,每欲禅思,辄往居焉。..

虎兕出于柙(典故)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sì雌犀牛)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对弟子冉有和子路说:“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壳、玉器在匣子里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孔子认为这是典守人的过失。 后因用..

虎头痴(典故)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 《世说新语·文学》梁·刘峻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桓温云: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晋顾恺之,小名叫虎头,因有“..

虎溪(典故)

护花铃(典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上·花上金铃》:“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初,宁王日侍,好声乐……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唐玄宗天宝年间,宁王..

虎溪僧(典故)

宋·陈舜禹《庐山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 ” 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传说他送客不过寺下虎溪。一日,..

扈苗征(典故)

《尚书·夏书·甘誓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旧题汉·孔安国传:“夏启嗣禹位,伐有扈之罪。”《尚书·虞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旧题汉·孔安国传:“三首之民数干王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