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剑光(典故)

汉·袁康《越绝书》卷二:“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有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千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筑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虎丘。”又唐·陆广征《吴地记》:“秦始皇巡至虎丘,求吴王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剑无复获,乃陷成池,故号剑池。池旁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

吴王阖闾死后,葬阊门外,坟成三日,白虎居其上,故号虎丘。吴王以名剑随葬,传说秦始皇曾求其剑,不得,地陷为池,名曰剑池。后因用为咏吴越春秋时吴宫旧事之典。

元·乔吉[双调·折桂令]《风雨登虎丘》:“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

为您推荐

虎兕出于柙(典故)

《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sì雌犀牛)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对弟子冉有和子路说:“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壳、玉器在匣子里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孔子认为这是典守人的过失。 后因用..

虎头痴(典故)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 《世说新语·文学》梁·刘峻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桓温云: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晋顾恺之,小名叫虎头,因有“..

虎溪(典故)

《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 独陶渊明与修净至,语道切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 传说晋代有名叫慧远的高僧远居于庐山东林..

护花铃(典故)

虎溪僧(典故)

宋·陈舜禹《庐山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 ” 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传说他送客不过寺下虎溪。一日,..

扈苗征(典故)

《尚书·夏书·甘誓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旧题汉·孔安国传:“夏启嗣禹位,伐有扈之罪。”《尚书·虞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旧题汉·孔安国传:“三首之民数干王诛。 ” ..

瓠子歌(典故)

《史记·河渠书》:“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瓠子口溃决,二十余年,屡次修治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