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章惊奴(典故)

《汉书·朱买臣传》:“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其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见,现,显露)。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座中皆惊。”

汉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故意穿了旧时的衣服,腰间系了印绶,步归故里。

待守邸人发现印绶,方知是新任太守大人到了。郡中官吏既失迎接之礼,又醉饮渎职,忽然得知大守官大驾光临,故一个个大为惊惧。

后因用为以暗示之方,炫耀腾达,以震悚下吏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三《野饮》:“怀章正可惊奴辈,未胜行歌独负薪。”诗人指出,“怀章惊奴”的庸俗之举,远没有“行歌负薪”显得人格高尚。唐·杜甫《壮游》诗“除道哂腰章”亦嗤此举。

见“腰章道除”条。

为您推荐

淮王客(典故)

晋·葛洪《神仙传》卷四《刘安》:“汉淮南王刘安者,汉高帝之孙也……时诸王子贵侈,莫不以神色游猎犬马为事,唯安独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兼占候方术,养士数千人,皆天下俊士……乃天下道书及方术之士,不远千里,卑辞重弊请致之。于是..

淮王受道(淮南药、淮南登仙、淮王羽化、淮王术、淮王丹)(典故)

《汉书》卷四十四《淮南王传》:“淮南王安为人好书……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上使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安自刑杀。” 西汉淮南王..

淮阳病(淮阳卧、淮南卧、淮阳薄、薄淮阳、卧淮阳)(典故)

《汉书》卷五十《汲黯传》:“上(武帝)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也,召黯拜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臣愿为中郎..

坏陂复陂(典故)

坏裳为袴(典故)

《南史·刘穆之传》:“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穆之)反室坏布裳为裤往见帝。” 袴,即袴褶之袴,上服褶下缚袴,外不用裘裳,便于骑乘,为军中之服。 宋武帝刘裕攻克建业后,请何无忌推举一名主簿官,何推举..

淮南食时(典故)

《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刘)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 每宴见,谈说得失及方技赋颂,昏莫然后罢。” 西汉时,淮南王刘安有文才,汉..

还笏(典故)

《新唐书·褚遂良传》:“帝(唐高宗李治)将立武昭仪(即武则天)……(遂良)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然。遂良因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