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紫盖(典故)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三年春正月晦,皓举大众出华里……乃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袁传》:“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微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

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

’”

三国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不专心治国富民,反迷信东南方出现“黄旗紫盖”是天命孙皓为帝王之说。后遂用为迷信天命之典。

唐·李商隐《览古》诗:“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为您推荐

潢潦无源(典故)

《孟子·离娄下》:“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百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蝗岂凤凰食(典故)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传》:“时黄霸在颍川以宽恕为治,郡中亦平,屡蒙丰年,凰皇下,上贤焉,下诏称扬其行,加金爵之赏。延年素轻霸为人,及比郡为守,褒赏反在己前,内心不服。河南(郡名,即严延年所治郡)界中又有蝗虫,府丞义出行蝗,还见..

篁竹之酋(典故)

《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谏曰:‘……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 汉代建元年间,南方闽越举兵犯界,屡次进攻东瓯及南越。 当时主战主和两派意见不同,淮南王..

黄钟与瓦釜(典故)

诙谐割肉(典故)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太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 太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 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

挥戈反日(典故)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后以“撝戈反日”赞誉排除困难,扭转危局,力能回天的行为。有时亦指留住时间,以利其事。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十九:“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

挥金陌上(典故)

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下赍休焉。 妇人采桑不辍。 秋胡子曰:‘力田不如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