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乌(火流化乌)(典故)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书说》云乌有孝名。武王卒父大业,故乌瑞臻。赤者,周之正色也。

’”

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已渡,有火流从天而降,到达武王居住处,火流忽化为赤色乌鸟。后用指周朝国运之典。

唐·李贺《白虎行》诗:“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为您推荐

击楫中流(典故)

《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祖逖是东晋名将,曾率部收复中原,渡江时中流击楫,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后常用此故事喻立志干事业的决心与壮志..

击节叹赏(击节称赏、击节称叹)(典故)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封伦传》:“(扬)素负贵恃才,多所凌侮,惟击赏伦。”节:一种竹编乐器,可以击之成声,起表示音乐节奏的拍子的作用,引申为节拍。 击节:打拍子。 后因以“..

击晋(典故)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战国时,秦围赵国邯郸,魏王想派晋鄙出兵救赵。 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魏国如果救赵,秦国就要攻魏。魏王很害怕,不敢出兵。 魏公子无忌通过魏王的侍妾如姬偷出魏王的兵符,命令晋鄙出兵。晋鄙不信,无..

击缶秦公(典故)

击金(鸣金)(典故)

《吕氏春秋》卷十七《慎势》:“有金鼓所以一耳。”高诱注:“金,钟也;击金则退,击鼓则进。” 据《吕氏春秋》载;古时作战,以鼓、金乐器的声为号令。 击鼓进,击金退。是兵家指挥战斗进退之声,后因以用为进退、胜败之典。 宋..

击珊瑚(珊瑚枝、珊瑚碎)(典故)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

击瓮(典故)

宋·释洪惠《冷斋夜话》卷三“活人手段”:“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 庭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而迸,儿得不死。” 后以“击瓮”用为幼儿智略不凡的典故。 宋·王十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