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典故)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以“鸡肋”喻指本身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丢弃的事物。

杨万里《晓过皂口岭》:“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

为您推荐

鸡肋(典故)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鸡坊拍衮(典故)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之。”(《太平广记》四八五) 鸡坊,即养鸡场。衮,古代帝王及..

鸡窗(典故)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幽明灵》:“晋兖州刺史沛国采处宗,尝买得一长鸡鸡,爱养至甚,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缀。处宗因此言巧大进。 ” 此事又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及《世说新语·佚文..

鸡肋拳揎(典故)

鸡鸣狗盗(典故)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齐国孟尝君好客,门下有食客数千人。 他在秦国为相,不久想回齐国去。秦昭王不准,并想杀掉他。他的门客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

鸡鸣(典故)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 此是《风雨》诗首章,意思是:风凄凄,雨凄凄,鸡鸣喈喈叫不停。终于见到了君子人,怎能叫人不开心。 后用为咏友情思念..

鸡犬新丰(典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太上皇(刘邦之父)徙长安,居深宫,悽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比,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