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闲(典故)

《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幽愤诗》:“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纷,只搅予情。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心焉内疚。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三国魏诗人嵇康在《幽愤诗》中阐述了他生活的主旨,即修身养性,不争名利,闲逸养寿等。后遂用为养生之典。

唐·孟郊《访疾》诗:“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

为您推荐

箕濮(典故)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由于是遁而耕于中狱,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又《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庄周垂钓于濮。” 因尧时高士许由隐于箕山、周末庄周钓于濮水,两人皆志在隐遁避世。后世因以“箕濮”作为退隐的..

缉柳(典故)

《文选》卷三八南朝·梁·任昉(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唐·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汉)孙敬到洛,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止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 ” “缉柳”也称“编柳”,即..

箕山之节(箕山之志)(典故)

汉·班固《汉书·鲍宣传》:“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莽以安车迎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古代传说尧时巢父、许由曾隐居箕山。后因以“箕山之节”作为隐居以..

箕张口(典故)

箕裘(典故)

《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治金家的子孙,必然能仿效父兄化铁修补铁器的手艺,能学着补缀皮衣。制弓的子孙,能仿造弓之法,用柳条弯曲编为畚箕。 后因以用为子孙能继承祖先的事业。 《晋书·..

嵇氏幼男(典故)

《文卷》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 三国魏高士嵇康在拒绝山涛推荐他出仕的信中,谈到了子女年幼失母又多病的..

稽古之力(典故)

《后汉书·桓荣传》:“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佚,张佚,为汉时博士),而以荣为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辎车,有帷蔽可以坐卧载物的马车)。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东汉时,沛郡龙亢人桓荣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