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典故)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晋)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崤之师。晋御其上,戎人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



崤,音yáo,山名,在河南西部。亢,通抗,抗击。

掎,音jǐ,拉,拖。踣,bó,仆倒。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秦伐郑。郑派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秦军便悄悄撤军固守,这便得罪了晋国。

公元前627年,晋秦在崤山大战,晋军与戎人山上山下,紧密配合,成掎角之势,大败秦军。“掎角”是比喻捕鹿,一人抓角,一人抓腿,使之受擒。后用为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的典故。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北史·尔朱荣传》:“曾启北人为河内诸州,欲为掎角势。”

为您推荐

踦屦(坠屦)(典故)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指鞋帮破裂),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单只的鞋子)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恶与偕出弗与偕反也。’..

记事珠(典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事珠》:“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 此故事又见元方回《小学绀珠》序..

记问之学(典故)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郑玄注:“记问,谓预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掌者论之。 ” 所谓“记问之学”,是指预先记诵书中一些词句,以作为谈论资料或作应答之用,其实只是东拚西凑,到处抄袭,并不能..

纪群交(典故)

棘门军(棘门戏)(典故)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文帝曰:‘嗟乎……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汉文帝任命祝兹..

纪瞻出妓(典故)

《世说新语·任诞》:“王导与周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 瞻有爱妾,能为新声。于众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 有司奏免官,诏特原之。” 晋·王导、周和其他官员到尚书纪瞻家观看歌妓舞蹈唱歌。 其中有一名纪瞻宠..

计日受奉(典故)

《后汉书·羊陟传》: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 拜侍御史,再迁冀州刺史。“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 ” 东汉人羊陟,为官清正廉洁,任河南尹时,他按照实际工作日计日领受俸银,不贪一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