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惠帝纪》:“(四年)三日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东汉·应邵注:“挟,藏也。”三国魏·张晏注:“秦律,敢有挟书者族。”
挟书,藏书。
秦始皇时曾颁布惩治私藏除医药、卜筮、种树以外的书籍的法律,至汉文帝时始废除。后用为典实。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韵》:“挟书秦二世,环宅汉诸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晋·张华《博物志》七《异闻》:“汉滕公(夏侯婴)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之。”《西京杂记》四记作夏侯婴生前的事。 后专以“佳城..
《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以人。’曰:‘为什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 家中的丑事不可对外人宣扬,以免丢人败兴。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敝帚:破旧的笤帚。千金:很多钱,喻指贵重。把破旧的笤帚看得..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按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 古代测定节候方法之一,是用烧苇膜为灰,放在十二律管中,某一..
《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葭莩,芦苇中的薄膜。后常用以比喻关系疏远、淡薄的亲戚关系。又泛称戚属为“葭莩”。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