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典故)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

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人,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将欲,打算;与,给予。“将欲取之,必如与之”后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用以作“要想取得对方的东西,必须暂时先给对方一些东西”的典故。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为您推荐

姜嫄生稷(履大人迹有娠)(典故)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同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期,一周年),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

蒋元卿(蒋生)(典故)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附《蒋诩传》:“杜陵蒋诩元卿为兖州刺史,亦以廉直为名。三莽居摄,(郭)钦、(蒋)诩皆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户,卒于家。”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不满朝政,辞官退隐。后遂用为隐居高士之典。..

将闾仰天(典故)

《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宫内,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

绛老问年(岁年齐绛老)(典故)

绛帐授徒(马融帐)(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

绛灌(绛灌无文)(典故)

《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西汉武将绛侯周勃、颍阴侯灌..

凤臆(典故)

《晋书·苻坚载记上》:“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鬣、五色、凤膺、麟身,及诸珍异五百余种。” 前秦主苻坚曾经得到大宛国赠送的一匹宝马,号称“千里驹”。此马与常马不同,据说有凤膺、麟身、汗血、朱鬣、五色等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