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一作愧)色。
”
战国时,苏秦游说秦昭王意见未被采纳,资用乏绝,只得负书担橐,离秦奔回家乡洛阳。
后用为咏士失意落魄之典。
唐·陈子昂《送梁李二明府》诗:“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庄子·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波臣,水族中臣仆奴隶的称谓),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庄周曾因穷困向身为监河侯的朋友借粮,此人不愿借给他,却说“等收来赋税借给三百金”。 庄周很生气,就以一个涸辙之鲋的寓言回..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三《讥谑》:“梅询为翰林学士。一日,书诏颇多,属思甚苦,操觚循阶而行。忽见一老卒卧于日中,欠伸甚适,梅忽叹曰:‘畅哉!’徐问之曰:‘汝识字乎·’曰:‘不识字。’梅曰:‘更快活也。’” 梅询正为构思..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秦亡,楚汉相争,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同韩信论天下大事。遂议论起项王的为人,韩信再拜贺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
《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苍蝇附于骥尾之上,可以远行千里;颜渊跟随孔子,也以圣人而出名。后用为自谦之词。 唐·温..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唐·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附葭,沾亲。 葭,芦苇;莩,苇中薄膜。汉时,人们常用“葭莩之亲”比喻关系疏远、感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