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秦亡,楚汉相争,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同韩信论天下大事。遂议论起项王的为人,韩信再拜贺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批评项羽只有一种妇人的慈爱胸怀,不具备善于任用贤能、使天下英雄入彀的伟大气魄。后指处理事情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北宋·苏轼《汉鼎铭》载:“不宝此器而拳拳于一物,孺子之智,妇人之仁,呜呼悲夫!”

为您推荐

附骥尾(陪骥尾)(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苍蝇附于骥尾之上,可以远行千里;颜渊跟随孔子,也以圣人而出名。后用为自谦之词。 唐·温..

附葭(葭莩之亲)(典故)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唐·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附葭,沾亲。 葭,芦苇;莩,苇中薄膜。汉时,人们常用“葭莩之亲”比喻关系疏远、感情很..

阜乡舄(典故)

汉·刘向《列仙传》卷上:“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音xì,鞋)为报。 ” 阜乡舄,即上文中赤玉舄,传说中仙人之鞋..

复壁藏儿(典故)

复子明避(典故)

《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孔颖达疏:“《殷本记》云:太甲既立三年,伊尹放之于桐宫。居桐宫三年,悔过反善,伊尹乃迎而受之政。” 辟指国君。 后以“复子明辟”喻指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后晋·刘等撰《旧..

蝜蝂不知止(典故)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蝜蝂传》(卷一七):“蝜蝂(fù bǎ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áng通昂)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绊倒)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典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俛(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晋王羲之于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同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王为之作序,生动记叙了聚会盛况,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