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何患乎无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
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吾可谓不好士乎·’盍胥对曰:‘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耳。
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今君之食客,门左门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将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又刘向《说苑·尊贤》记为赵简子事。
春秋时,船人盍胥曾以鸿鹄腹背之毳毛比喻晋平公门下客中之庸才。这些人再多,对于国政大事都起不了大的作用,正如腹背之毛增减对于鸿鹄飞翔的高下不起作用一样。后因用以比喻平庸之人,不堪大任。
唐·李咸用《赠友弟》诗:“他日讵有盐梅味,今日犹疑腹背毛。”
为您推荐
《汉书·张苍傅》:“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注:主管四方文书。柱下,居殿柱之下,秦设柱下史,相当于后之侍立御史)。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
苍当斩,解衣伏质(即砧垫),身长大,肥白如..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勃传》:“勃属(音zhǔ,撰写)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胠,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此事又见《唐语林》卷二《文学》。
唐代文学家王勃,年少时就显露出才华,..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陈震传》:“九年(建兴九年,为公元231年),都护李严坐诬罔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
《世说新语·规箴》“元帝过江”条下,梁·刘孝标注引邓粲《晋纪》:“上(注:指晋元帝司马睿)身服俭约,以先时务。
性素好酒,将渡江,王导深以谏,帝乃令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克己复礼,官修其方,而中兴之业隆焉。
”..
东汉·班固撰《汉书·扬雄传下》:“巨鹿侯芭常从(扬)雄居,受其《太玄》、《法言》(指《太玄经》和《扬子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音bù,古代..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收捕入监),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依然,依旧)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希望)罪止于身(自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