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十亩田(典故)

《庄子·让王》:“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

孔子弟子颜回以家有郭内田十亩为由,拒不出仕。后遂用为务农避世之典。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

为您推荐

耕问奴,织访婢(典故)

《南史·沈庆之传》:“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庆之曰:‘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 元嘉二七年,宋文帝将北侵,沈庆之说:国家有如家庭,耕种应当问奴,织布要..

羹污朝衣(刘宽雅量)(典故)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又“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

羹舍肉(典故)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注:封人,官名,春秋时为镇守封疆之官),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 春秋时,郑庄公因母姜氏支持共叔段叛乱,..

更上一层楼(典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典故)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是:工匠要干好他的活儿,必须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后遂以此语说明把工作做好,..

公才公望(典故)

《世说新语·品藻》:“会稽虞騑,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騑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騑未达而丧。” 公才,指的是有济世经邦三公的才识;公望,指的是有德行,在官..

工度(典故)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周时谚语称:“山有木,工则度之。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