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蔓抄(典故)

《明史·景清传》:“一日早朝,清衣绯怀刃入……(明成祖)命搜之,得所藏刃;诘责。清奋起曰:‘欲为故主报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景清本姓耿,讹为景。

明建文帝时,清官至御史大夫。

他由于行刺朱棣而被诛族。“瓜蔓抄”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对臣民的一种极惨酷的杀戮惩治手段。

即一人获罪,互相牵连,像瓜蔓蔓延一样。清·梁章巨《称谓录》卷八:“永乐族景清,转相支连九族之姻亲,门生之门生,名瓜蔓抄。”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逮社”:“[朱奴儿]这书肆不将法守,通恶少复社渠首。奉命今将逆党搜,须得你蔓引株求。”

为您推荐

刮目相待(典故)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畏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挂胆(胆如斗大)(典故)

《梁书·元帝纪》徐陵“劝进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 既挂胆于西州,方燃脐于东市。” “挂胆”本事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刮骨(典故)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

挂服神武门(典故)

挂胡床(典故)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谥曰贞侯。”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 三国时魏兖州刺史裴潜去任时,留一胡床挂于柱间。 后遂用为称誉地..

挂剑(季札剑)(典故)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扎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扎剑,口弗敢言。季扎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

挂角(典故)

《新唐书·李密传》载:许公宇文述受隋炀帝之命,不使李密从事宿卫之事,而劝他以才学取官。 密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