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三高(典故)

《南史·何胤传》:“胤字子季……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沛国刘,何胤是其门生)与汝南周颙深器异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

初,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何氏三高。



南朝·梁·何点,字子皙,方雅真素,博通群书,善谈论,喜遨游。宋、齐朝累征不仕。梁武帝召至华林园,不屈,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因称为“何氏三高”。

后因用为隐遁不仕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刘殷七业(见“哭堇”),何点三高。”

为您推荐

何武去思(典故)

《汉书·何武传》:“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为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更为大司空……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 然疾朋党..

何郎好吟(典故)

《梁书·何逊传》:“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 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后以此为咏梅之典。 明·高启《梅花九首》其一:“琼..

何逊空阶(何逊滴阶、何逊恨)(典故)

南朝·梁·何逊《何逊集·临行与故游夜别》:“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诗中,有“夜雨滴空阶”之句。后用..

何陋之有(典故)

何晏神伏(典故)

《世说新语·文学》:“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弼论道约美不如晏,自然出拔过之。” 伏,通服..

何武劾腐儒(典故)

《汉书·何武传》:“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 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 ” 汉宣帝朝,九江..

何曾箸(典故)

《晋书·何曾传》:“何曾字颖考。”“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西晋时,太尉何曾字颖孝,虽好学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