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劾腐儒(典故)

《汉书·何武传》:“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

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



汉宣帝朝,九江太守戴圣身为大儒,却屡为不法之事,何武为刺史,对他不予迁就优容,敢于对其违法之行进行纠举弹劾,使戴圣自请免官。

后用为咏廉吏执法之典。

唐·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诗:“何武劾腐儒,陈蕃礼高士。”

为您推荐

和羹(和羹梅、傅说羹)(典故)

《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来汝说……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若出和羹,尔唯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 据《尚书》载,殷高宗曾命傅说作相,并将他喻作调羹汤的调味品。后将“和羹”作为称颂宰相之典。 ..

何逊咏梅(典故)

南朝·梁·何逊《咏早梅诗》(一题《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多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 这是一首咏梅的名诗,对后世影..

何胤三遗红(典故)

《南史·何尚之传》附《何胤传》:“为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胤虽贵显,常怀止足……乃拜表解职,不待报辄去……永元中,征为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梁武帝霸朝建,引为军谋祭酒,并与书诏,不至。及帝践阼,诏为特进、光禄大夫,遣..

和凝衣钵(衣钵真传)(典故)

和銮(典故)

《诗经·小雅·蓼萧》:“和銮雍雍,万福攸同。”汉·毛氏传:“在轼曰和,车镳曰銮。”东汉·郑玄笺:“此说天子之车饰者。” “銮”通“”,“和銮”即古代马车上的铃铛。《诗经》中有以“和銮雍雍”描写天子车饰之句。 后..

和峤专车(典故)

《晋书·和峤传》:“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有盛名于世。朝野许其能正风俗,理人伦……迁中书令,帝深器遇之。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乃使监令异车,自峤始也。 ” 晋..

和氏璧(抱璞)(典故)

《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和氏得玉璞,献之厉王。 厉王不识,以和为诳,刖其左足。厉王死,和氏又献璞给武王,武王仍不识,以和为诳,刖其右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 王闻之,使人问之,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