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大志(典故)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



魏邓艾少有大志,虽为稻田守丛草小吏,每逢高山大泽,就规度指画军营处所,表现出军事指挥才能。后果成为魏之名将。后用以咏年少有大志之典。

唐·李瀚《蒙求》:“桓温奇骨,邓艾大志。”

为您推荐

登瀛洲(典故)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褚亮传》:“始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乃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寻遣图其状貌,题其名字、爵里,乃命亮为之像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也。诸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

邓通死饥(典故)

《汉书·邓通传》:“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当贫饿死。’”“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西汉·邓通是着名的..

邓通铜山(典故)

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载:邓通,蜀郡南安人,因善濯船为黄头郎,又因与文帝梦中所见推其上天之人相符,受到文帝的宠幸。 “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

邓曼说荡(典故)

邓禹笑人(典故)

《南史·王融传》:“融懆(音cǎo,忧愁的样子)于名利,自恃才地,三十内望为公辅(指三公和辅相)。……及为中书郎(即中书侍郎,是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的副职),尝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 南朝·齐·王融求作高官的..

邓禹分麾(典故)

《后汉书·邓禹传》:“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光武等赤眉必破长安,欲乘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乃拜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 西汉末年,赤眉军发展壮大,有西破..

羝触藩(典故)

《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羝(dī),公羊。藩,篱笆。 公羊撞篱笆,角被挂住,不能进也不能退。后因以“羝触藩”喻进退两难的境地。 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