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杜歌(典故)

《诗经·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实”、“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杕杜·序》:“劳还役也”。

杕杜,孤立而生的杜梨树。《杕杜》诗托杜梨起兴,写闺妇盼望在外服劳役的征人早日归来。后用为咏凯旋而归之典。

唐·杜甫《收京三首》其三诗:“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唐·钱起《送萧常侍北使》诗:“明光朝即迩,杕杜早成歌。”

为您推荐

地埋忧(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典故)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 埋忧,压抑忧念;埋忧地..

第五齐骠骑(典故)

《世说新语·栖逸》:“何骠骑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骑劝之令仕。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减骠骑·’”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何准,字幼道,卢江灊人。骠骑将军充第五弟也。 雅好高尚,徵聘一无所就。充位居宰相,权倾人主..

第一流(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桓温)下都,问真长(刘惔字真长)曰:‘闻会稽王(司马昱)语奇进,尔邪(是这样吗)·’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魏..

棣华(棣萼)(典故)

颠夭(典故)

《尚书·周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旧题汉·孔安国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 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闳夭的合称。..

颠倒衣裳(典故)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汉·郑玄笺:“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东方未明》原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

典午(典故)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文)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 “典”意同“司”,十二生肖“午”是马,谯周用“典午”为隐语,暗指司马昭,说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