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忧(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典故)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

埋忧,压抑忧念;埋忧地下,将忧念深深埋藏在地下,使之不绕己绪。后因用为排遣忧愁,豁达乐观的语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安也因与客马上分韵得游字》:“有酒不谋州,能诗自胜侯。但须绳系日,安用地埋忧。

为您推荐

第一流(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桓温)下都,问真长(刘惔字真长)曰:‘闻会稽王(司马昱)语奇进,尔邪(是这样吗)·’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魏..

棣华(棣萼)(典故)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东汉·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 拊,鄂足也。 鄂足得华之光明则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思义之显亦然。” 《诗·小雅·常棣》篇以棠梨..

颠夭(典故)

《尚书·周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旧题汉·孔安国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 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闳夭的合称。..

颠倒衣裳(典故)

典午(典故)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文)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 “典”意同“司”,十二生肖“午”是马,谯周用“典午”为隐语,暗指司马昭,说他当..

殿阁生微凉(典故)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三引《广卓异记》:“唐文宗夏日与诸学士联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文宗独讽公权两句,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 柳公权续句辞清..

典春衫(典故)

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后遂以“典春衣”、“典春衫”、“典衣”等写为尽兴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