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不食(典故)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石奋)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万石君(石奋)为人十分谨慎小心,对子女要求更是严格。

如子孙后代有过失,他不责备,却自己不入正室,面对饭食而不吃,以示抗议。直至有错的人到他面前承认错误,表示悔改,他才进食。后因以喻教导子孙之典,也泛指郁闷不乐或愁思不食之意。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为您推荐

断烂朝报(典故)

元脱脱等撰《宋史·王安石传》(卷三二七):“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 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

堆盐(白盐)(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谢朗也)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蕴)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谢安一家因大雪集..

对酒当歌(典故)

《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短歌行·对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首句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领起,表达了人生无常应及时行乐的思想情趣。 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对山救我(典故)

对床夜语(夜语对床)(典故)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写风雪或风雨声中,对床谈心的情景。“夜雨对床”之语,唐人多有。宋·苏轼、苏辙兄弟诗中多次引用此语..

楯鼻磨墨(典故)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 ’” 楯(dùn,同盾)上磨墨作檄文。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写文告命令之..

对日(黄琬对日)(典故)

《后汉书·黄琼传》附“黄琬”:“琬字子琰。 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蚀,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蚀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蚀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